国产品牌领跑技术革新
作为云计算时代的核心装备,中国已在云服务器的技术和产业化应用层面积累了先发优势。
高端服务器一直被业内称为是一个“高、精、专”的领域,而国产品牌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路径,则清晰地反映出当下中国企业的进步。
国产服务器的发展要从20多年前说起。1993年,中国第一台服务器浪潮SMP2000出世,迈出了服务器产业的第一步。此后数年,中国服务器市场格局基本成型:国外品牌牢牢占据高端市场,而国内品牌受限于技术上的不足,被国际厂商压制,依靠价格优势在低端市场徘徊。这样泾渭分明的市场格局,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初。
但从2003年起,国产服务器厂商开始与国外巨头们 “短兵相接”,开始了各自的技术创新之路,向高端市场渗透:浪潮举起高性能应用大旗,联想开始国际化战略整合、曙光争先布局高端产品……
2013年1月,中国第一款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服务器——浪潮天梭K1正式发布,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第三个具备关键应用主机研制能力的国家。
“在国外技术的严密封锁、产业链绝对垄断的情况下,我们从无到有,建立了高端服务器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并在全球高端服务器领域中赢得重要一席。”孙丕恕说,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未来,核心技术的攻坚仍然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发展根基。”
如今,经过多年努力,浪潮、华为、中科曙光等国产品牌不仅在销售量上占据了大部分服务器市场的份额,还在高端服务器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
曾几何时,C2C(copy to China)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中国企业给人的印象就是学习和模仿国外的商业模式、引进外国的技术,并在“高、精、专”的技术领域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现在,C2C开始被CFC(copy from China)所取代,在走近科技创新舞台中央的同时,浪潮等国产品牌不仅与跨国品牌一起“赛跑”,还与其他各国展开了合作与分享。
从模式输出到技术引领,国产品牌正在从追赶者转变为引领者。